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来,在“零工经济”催生下,灵活就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如今在湖州,想找一份零工不用再四处奔波,去零工市场就能快速入职,全市今年以来已建成14家标准化零工市场,实现区县全覆盖。那么,正进入大众视野的零工市场运行状况究竟如何?连日来,笔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有“家”可归服务零工更贴心
“平时主要是中午和晚上饭点两个时间段送餐,工资日结,非常方便。”说起“家门口”的零工市场,市民黎仲明连声点赞。
黎先生家中有孩子要照顾,平常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学,家中还有老人要照料,所以想找一份时间灵活一点的工作,这样就有精力一边赚钱一边兼顾家里了。“社区新开了一个零工市场,原本只是来碰碰运气,没想到两三天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他说。
黎先生口中的社区零工市场,位于吴兴区月河街道东湖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由月河街道联合下辖东湖家园社区联合打造,今年7月中旬投入运行。社区党委副书记胡蕊芳告诉笔者,这也是该市首家社区层面的公益性零工市场。
笔者在现场看到,该零工市场打造得十分温馨,有综合服务区、等待区、用工洽谈区、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开设了求职(用工)登记、技能培训、劳动维权、政策咨询四个专业服务窗口,除了提供工作介绍,还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服务。
“我们社区是融合性大社区,常住人口有万余人,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占比高。”胡蕊芳说,零工市场的打造,旨在为零工人员求职和用工单位零工招聘提供一站式服务,运行到现在口碑还不错,已发布岗位2200余个,求职者登记107人次,达成意向36人次。
精准对接激发活力更暖心
提及零工,很多人或许第一时间想到建筑工、家政工、快递员、外卖员等,但事实上,当前企业招聘的零工岗位远不止这些,还涉及民宿、餐饮、电商、技术工等众多岗位。
德清一民宿负责人钱丹红告诉笔者,暑假期间,面对旅游旺季,她经营的民宿急缺民宿管家、咖啡师等零工。“我们辖区零工市场每天发布相关岗位信息,我会从那边获取资源,今年暑假,我找到了两名零工,这样会节省很大的成本支出,而且获取的资源更精准。”钱丹红说。
德清县阜溪街道综合零工市场副总经理陈蕾蕾表示,当地民宿产业季节性用工需求较大,并且该零工市场位于德清县城北高新园区。园区内生产型企业密集,主要吸纳户外用品、建筑、餐饮等行业的劳动力灵活就业。每个月,其合作伙伴都会释放出一定数量的零工岗位,这些岗位多为车间生产、操作、分拣工种等,在工作环境上,应聘者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工种、工作时长、长白班或夜班等,与人才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从需求来看,主要是因为季节性、临时性、零散性的订单出现,使得企业出现了人员的缺口。
陈蕾蕾告诉笔者,临时填补“空缺”只是众多零工岗位中的一种。在不少中小企业之中,部分业务的人员“缺一不可”但又“无需常驻”,如财务、咨询顾问等,也出现了“日结”的需求。自今年6月份零工市场运营以来,通过精准对接,已经有140余名零工求职成功,同时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了用工成本。
线下零工市场不断更新的同时,线上零工市场也陆续推出。在湖州,由南太湖号客户端开发的“找零工”小程序,也将零工服务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为企业和求职者打通渠道。零工招聘信息实现全城覆盖,求职者可以根据定位,选择就近的工作,南太湖号“找零工”小程序还可以根据用户意向,智能推荐招聘信息,打开岗位详情可直接与招工者在线沟通,在数字化发展的时代,为零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为企业推荐更合适的人选。“找零工”小程序自8月25日上线以来,用户总访问量已达1万余人次。
规范运营保障权益更安心
有零工求职者表示,“找零工”最怕的就是遇到黑中介,上当受骗遭遇经济损失;企业也反映,怕“零工”言而无信,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如何保障零工市场“零而不乱”?
求职者刘建告诉笔者,他刚从湖北来长兴不久,之前在别的地方也遇到过中介还没介绍成功工作,就要先收咨询费的情况,并且找的工作也与描述不符,所以对市场上良莠不齐的中介有抵触心理。来到长兴县太湖街道零工市场后,工作人员详细登记了他的需求,并邀请劳动保障督导员为他进行劳动权益保障培训,让他收获满满。
“通过这场培训,我学到了入职之前一定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询问缴纳保险等事项,一旦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或者侵犯劳动者利益的事,可以寻求正规渠道解决。”刘建说。
长兴县太湖街道零工市场副总经理叶真渊表示,作为全市建设得比较早的零工市场,不断完善零工市场服务与管理制度的同时,在促进求职者灵活精准就业方面下了功夫,通过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引入社会保障、劳动维权、工伤认定、人才服务等政务资源,让零工就业者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长兴县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俞肖告诉笔者,预计在10月底,全县6个零工市场将建设完成并纳入统一管理,每月定期邀请劳动保障督导员来零工市场为求职者进行劳动权益知识普及,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作为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湖州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灵活就业人群结构、产业行业分布等情况,合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场地资源,因地制宜,在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需求大的区域打造由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零工超市构成的多元化标准化零工市场平台网络。
截至7月底,全市已建设完成14家标准化零工市场,这些零工市场累计通过“浙里找零工”平台发布零工岗位3.95万个,登记零工求职2512人,达成就业意向1872人。
“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有需要的零工求职者有点可找、有工可打;另一方面要激发市场潜力,将发展零工市场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结合起来,多渠道引导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到零工市场来走一走、看一看,进一步规范零工市场运营管理秩序,强化依法用工,落实公平就业制度,切实保障零工求职者的劳动权益。”该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莫云峰说。
|